- Apr 22 Tue 2008 01:41
.堡壘咖啡館—絲路風味餐
- Apr 20 Sun 2008 11:22
.大學生:立委大人別瞎了!
- Apr 20 Sun 2008 01:56
.【交差點】07:預告片出爐了
交叉點預告片出爐,大家可以看看。學生們預計於五月初到台北華山藝文特區辦畢業展,到時候有興趣朋友可以去看看喔!
官方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y1224
- Apr 18 Fri 2008 02:20
.【交叉點】06:劇情居然與現實雷同
週五有公祭、週六有記者會跟飯局,我只好利用周四晚上去剪一頭亂髮,因為週四上、下午分別接受公視採訪,才發現自己一頭亂髮厚長到快要變鍋蓋。
在快要剪完髮時,我發現眼前小電視出現我之前客串稻江學生畢業製作電影「交叉點」新聞,內容指出:稻江學生花了10個月時間創作的短片《交叉點》,劇中教授撞死大學生情節與日前稻江總務長撞死女學生雷同。
- Apr 16 Wed 2008 20:48
.何宗勳 單身漢的居家清潔術
【圖】自拍
【朱淑娟獨家專訪】市售洗碗精常強調「洗淨強、沖洗快」,廚房及浴廁清潔劑強調「油 汙積垢快速溶解」、地板清潔劑則以「殺菌、防霉、光潔宜人」吸引 消費者購買。清潔劑看來似乎無所不能,但真的非用不可嗎?
- Apr 15 Tue 2008 11:09
․捻香立委不開會 監督聯盟砲轟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 2008.04.15
立委不認真開會,卻忙著跑婚喪喜慶場子,當「捻香」立委,昨天遭受批評。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何宗勳表示,根據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調查,立法院各委員會大部分都在上午或中午就結束,就算立委要「服務選民」,也可以下午再回選區,至少上午應該簽到、開會。
殘障聯盟祕書長謝東儒認為,本屆立法院採單一選區制,每個選區只有一位立委,「國民交付」的意義相當明顯,竟然還有立委以「服務選民」為由,不去開會還振振有詞,令人匪夷所思。
- Apr 15 Tue 2008 00:32
.NGOs達人現身公督盟
如果你是混NGO,圖中這張照片你認識幾位呢?這是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第三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之全體合照,也是從社會立法運動聯盟轉型成為公督盟滿一周年前夕(4月18日滿一周年)。
公督盟目前有三十多個加盟團體成員,14日這天有近七成會員代表蒞臨,將小小辦公室擠的水洩不通,溫馨感人。這個組織成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好好監督我國在今年選出的113位國會議員,去扮演好公民團體積極角色。
- Apr 13 Sun 2008 16:34
.天啊!我不是萬人考大學負責人啦!
- Apr 12 Sat 2008 19:41
.懷念酷弟--陳界旭
- Apr 11 Fri 2008 00:14
.【環運實踐】15:什麼樣的策略最有效?
A:視議題而定。適合陳水扁的策略未必可以套用在馬英九身上,策略形成如同商品一樣必須先進行市場調查、網絡分析,然後再進一步擬定策略與步驟,產生行動方案。
以我當年投入環保運動,當時我的策略很簡單,2004年先擔任非核台灣聯盟執行長,半年後才接任環盟秘書長。我採取策略一,人才培訓與議題倡議:我們一連兩年共舉辦六百五十場校園演講、二三十場人才培訓與座談,我當然祕書長期間,每年人才培訓都沒中斷過;也透過密集培訓,形成全國各地合作網絡。
策略二,不斷的抗議來突顯議題,引起媒體與政府關注。
- Apr 09 Wed 2008 01:25
.我認養一位印度小孩
【圖】我十幾年前赴印度,在孟買亞洲高原與當地小孩合影
我是很喜歡小孩子,但是喜歡小孩子跟扶養小孩子可是有很大差別。後者需要付出很大心力,同時要細心照顧跟扶養。一個不小心生病、變壞可真會讓人傷透腦筋。同時你還要祈求小孩平安順利長大,你還要為他的學業傷腦筋,你更要祈求世界和平、不能有戰爭,不希望有意外與病痛。而現在,你無法期待小孩長大後照顧年老的你。因此,生小孩前,可真要想清楚目的為何。
- Apr 07 Mon 2008 15:46
˙從西藏事件談柔性外交
西藏衝突與和平對話--台灣NGO的觀點
2008中國奧運前夕,在3月引爆了鎮壓西藏事件,無疑為奧運的舉辦,透下了不安全的因子。中國之舉,也激起全球各地重視人權的國家與團體憤怒,在聖火所經之處,都有人示威抗議。當6月20-21日聖火進入西藏拉薩,是否能平安,成為全球注目焦點。
西藏流血衝突事件發生,最受關注就是達賴喇嘛的態度,盡管中國譴責他「欺騙世人、分裂祖國、危害西藏,玩兩面手法,嚴重危害祖國」。但是,達賴還是維持一貫立場,不抵制奧運,並持續為藏人請命,對世人呼籲,希望中國和平處裡西藏問題。達賴喇嘛用愛與非武力抗爭,贏得世人尊重。
- Apr 06 Sun 2008 03:40
.塵封歲月—永續10年回憶
- Apr 05 Sat 2008 02:21
.【環運實踐】19:民間環評應該努力方向
Q:您認為若環保團體要繼續耕耘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應該努力的方向為何?
A:第一,要好好監督環評必須要有專職的秘書處,統籌行政事務,並積極整合民間資源,並且要有戰略、策略跟戰術。
第二,參與者要適度的妥協與減少本位主義,通常從事環境運動者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與自我意識,如果無法妥協或主觀認定過強,反而不利於整體的運作或事情的處理;此外,倘若政府與環保團體無法摒除各自的本位主義,將導致互信基礎的薄弱。
- Apr 05 Sat 2008 02:20
.【環運實踐】18:國家永續發展會議運作過程?
Q: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當初的運作過程?
A:會議召開是2005年環保團體代表跟陳水扁總統見面時,總統同意指示由環保署辦理。
因為發動者是環保聯盟,所以環保署在啟動「國家永續發展會議」時,成立的秘書小組成員除了有綜計處副處長劉佳鈞、環資會代表劉志成教授、世新大學助理教授林子倫,還有我等為該小組為核心的幕僚,主導永續會的行政運作。每個禮拜定期會與環保署開會。運作把握一個原則,讓議題與意見產生,由下而上。
- Apr 05 Sat 2008 02:19
.【環運實踐】17:與各社運團體之間關係
Q:環保聯盟與生態學會的互動關係?
A:環保團體之間的互動,還是取決於人跟人之間的微妙的感覺,其次是議題。不可諱言,政治意識形態、統獨關係也會取決於合作夥伴。
我們跟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陳秉亨基本上是非常好的夥伴關係,不管在理念、價值、信仰上。而且陳秉亨秘書長富正義感,配合度很高,還願意犧牲自我加入裸體抗議的行列,這點讓我一值很感動。
- Apr 05 Sat 2008 02:19
.【環運實踐】16:環評委員是否扮演資訊提供者
Q:第六屆環保團體背景的環評委員是否扮演資訊提供的角色?
A:我建議更改題目:我擔任環保聯盟秘書長時,環評委員有無主動提供相關資訊給本聯盟。
當時資訊的提供是選擇性與片段性的,因為環評委員要審的案子很多,因此會提供的都是爭議性較大的案子,但提供資訊也是片斷的。
- Apr 05 Sat 2008 00:14
.【環運實踐】14:在什麼情況會尋求民代協助?
A:民意代表有他們的媒體與政治影響力,但是處裡不好也容易產生後遺症。像涉及地方環境汙染的事件,找尋地方民意代表,讓他們有機會爲老百姓講話,對政府部門也相對可以產生壓力。
但有些開發案背後也有民意代表撐腰,環保團體在找尋地方民代合作時,比較會注重品德與操守。
Q:環盟與其他環保團體達成的共識越多,對遊說策略有什麼影響?若有衝突產生該如何處理?
- Apr 05 Sat 2008 00:13
.【環運實踐】13:如何挑選策略與訴求對象?
A:視議題而制定策略。我們採取的方法也很多種,記者會、公聽會、座談會、遊行、拜會、爆料等,連裸體抗議我們也執行。最常採用的則是記者會,透過直接表達立場的方式讓政府回應。
大體上來說,涉及政策的部分,環保團體也有很多有好人是任職公部門或擔任各種委員會任務,環盟前會長王塗發和宜蘭前分會長田秋堇立委都在執政黨內,由他們協助進行內部遊說。
Q:國際接軌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