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篇訪問是去年十二月底我正在忙「搶救公視」議題時,接受政大學生的訪問,這是一份學校作業,但訪問學生很認真,寫完之後於2009年1月16日寄給我,我發現文筆寫的很好,今日整理文件時發現,特別貼出來跟大家分享。

▓小小銅豌豆捲狂浪 -訪問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何宗勳執行長

文:戴一平(政治大學政治二)
跨年狂歡過後的一月一號下午,正當我懶軟在家中椅子上隨意轉著頻道之時,一個令我熟悉的身影、聲音卻讓我從跨年晚會轉播之中急速轉回公視。

看著那個依舊全身溢著莫名活力的人挺坐在有話好說的live棚中,亮著聲音搭著比畫的說出他支持公視的經營信念,我不禁想起,就在跨年前一夜,他接受我的採訪時,何宗勳-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執行長、更是許許多多非政府組織的發起人當時所說的一句話-『成為一個專業的社會工作者,是我一生的志業。』

當年的蝴蝶振翅,今日的龍捲風

還沒從得知他在從事社會運動前是從事廣告業、甚至還有著一間個人工作室的驚訝中恢復,何執行長侃侃然說出的豐富經歷又再度壅塞住我的思考線。

從做廣告時間斷的接觸到公益廣告時開始見到社會中埋著的許多問題,而一九九三年他受老師所邀投入了乾淨選舉運動,則是第一次正式的走進社運的中心點。在這之後的十多年到今天,他的社運人生一直高潮起伏不斷、所關切的問題種類也是多樣。像是在隔年便因受到國際注意,被巴西當地的NGO團體邀請前往參觀、交流彼此的經驗;協助創立了以人才培育、社區營造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在這次的經驗中,不同於以往的參與既有的團體活動,他更進一步的體驗到一個團體從無到有間的種種歷程和艱辛。

離開環保聯盟後加入公民監督聯盟的行動,在何執行長目前為止的社運人生中,有著近似於一個集大成的意義,也是一個他給自己的關於「如何讓這個社會向上提升」的問題的解答。從製作公益廣告之中,他感到弱勢人物需被保護的必要性;而在參觀巴西的NGO團體時,他看到巴西人民對於監督國會團體的支持和資助,以及那團體發行週報中所需的毅力和極度投入;在環保聯盟中,他則是深深體認到『要處理公共議題,監督民意代表是必要的行動。』這件事。種種堆積而成的想法讓他在去年加入了公民監督聯盟,並擔任執行長這個猶如指揮塔的職位。

廣告工作室和現在的專職社運工作者,這兩種職業看來是如此的不同領域,然而,在這數十年的細碎人脈、經驗、手腕和想法的累積,即使有些影響力甚至不會大過蝴蝶效應中那在巴西翩舞的柔弱蝴蝶。但在現在,當他走在街頭群眾的前方指揮若定、自然的坐在談話性節目中時,我能夠肯定的是,他現在已經成功的帶起一陣龍捲風盤旋在台灣上空。

響噹噹一粒銅豌豆

記得在前往訪問之前,我閱覽著何宗勳執行長的個人網誌以了解個人資訊時,看到他的名片檔以「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這段關漢卿的著名元曲【一枝花】中的一段作為他的自我介紹時,不禁莞爾一笑。

雖然已近四十三歲,何執行長的活力卻讓我總以為他僅有三十多,平常總讓人增添外表歲數的白髮,在他的頭上卻顯得活潑,爽朗的聲音搭上全然年輕人的用語更讓他整個人看來像個大男孩而非中年男子。

還在擔心剛出口的關於去年暑假因為公民監督聯盟的計算錯誤,而使立委邱毅在立委評鑑中被列為最差憤而提告的新聞,是否給才剛起步中的公民監督聯盟帶來極難彌補的傷害的問題會過於敏感,何執行長的直爽回答卻讓我頓時鬆了口氣。『怎麼會,我們公督盟(公民監督聯盟)原本的曝光率如果說是20%,那麼這個新聞便是幫我們加到7、80%!』又笑了笑,他說出了那句老掉牙但卻又再適合不過的話-『危機就是轉機啊!』絲毫看不出任何因為那則新聞而帶來的困擾,他有著的是滿滿的樂觀,那蒸不爛煮不熟的銅碗豆的樂觀。

雖然近期的經濟不景氣讓營運資金多靠民眾捐款維持下去的公民監督聯盟資金明顯減少,在何執行長的『只要一個團體對社會來說還有存在的必要,那麼它便會繼續下去。』信念之下,他從未此感到氣餒過,相反的,他還認為這是NGO團體一個為了生存而要來藉機提高專業、效率,更要把錢用在刀口上的一種學習。為了減少成本,他用他擅長的書法字來替代海報布條,更善加利用網路這成本極小反應卻可能極大的媒體途徑,舉例來說像是架設網站、網誌、BBS等他們不需付任何費用宣傳的管道來吸收志工及推廣公民監督國會的概念。而這些方式不但的確達到成本減少的效果,同時也因現今網路的普及和快速,對外的親和力提升並有即時號召的活動力。

『與其相信奇蹟的存在,不如去創造奇蹟。』



不同於以往認識或是看到的社運工作者給我的印象,何執行長雖然有著一腔熱血,但卻意外是一名極為理性的人。在成為專職社運工作者之前,他便因NGO在市場的占有率低而肯定只要有著認真和執著,定能在這一塊闖出一番成績,而事實也證明如此他是對的。原先從事社運的據點多在台南的他,更因為看出大眾媒體大多格外關注台北市內的新聞,不同於台灣其他地區僅有機會在地區版見報,台北的新聞卻是全國性的流動,便決定將據點移至台北以增加媒體曝光率。也因為他的理性及領導的能力,不同於大多社運工作者是專精於某塊領域的知識,進而投入到該議題之中,何宗勳執行長特別強調他是專業於NGO團體的經營和管理,他的能力是在於分配有著專業知識的志工且讓他們適才適所,為團體帶來最高的效益。

這樣的邏輯思考讓他腦海中一直有著一張他所建構好的藍圖,讓他在社運這條路上即使受到批評,也能夠自在的繼續朝著他以自行規劃好的方向走,直至他所認定的終點站。像是去年暑假由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所舉辦的第一屆評鑑立委大會,因立法院的開會資訊不透明而無法獲得內部資訊,故僅可就較量化的部份例如出席率、贊同法案數等切入點來作計算加總,而使的有人質疑其的專業和可靠度,畢竟,立委積極推動一項重大法案所替人民帶來的福祉是遠勝過隨意附和簽署法案的行為的。面對這樣的質疑,何執行長同意的確有其道理,但他也認為這是一個難免的過程,並且『這是沒有人做過的事,我們一開始就拿高標準出來,立委們會嚇到。』。正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所以當碰到任何誘使他轉向的意見或威脅時,他也能夠不為所動,『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麼。』他說,然後又開心的笑了。

因為正忙於準備後天的搶救公視監督國會遊行,真正訪問到何執行長,其實距離我到達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總部時,已將近一個小時。而即使是訪問途中仍是得間斷的解決志工們的問題的這個情景,更讓我深深感受到公民監督聯盟的各專業人才缺乏的情形,整個公督盟的運作,我想,說是全然依靠在他身上也不為過。而一提到這個問題,何執行長在今天第一次的語調變的低迷。數十年來的社運經歷中,雖然轉換了團體、議題,但他一直持續做著的,便是人才培育的工作。然而,要加入此聯盟,除了要對這塊新興的議題有興趣外,有需要身在這種倡議型的組織中所必須擁有的主動性和勇氣。『要一直做,直到找到對的人。』這句話,我想便是給他的信念-『與其相信奇蹟的存在,不如去創造奇蹟。』做了最好的示範。

訪問完畢起身離開,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小小辦公室中仍是一片熱鬧的準備著後天的遊行。想著那個說他希望四十歲能退休去當個藝術家開個展,卻在跨年前一天還在這忙進忙出、大聲吆喝的執行長不知以藝術家身分出現時會是何時,我卻只能肯定,必然會是在公民監督聯盟這塊藍圖已然完成之後的某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銅豌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