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3日)在教育部審查完本屆「總統教育獎」國小組名單,從得獎者不畏環境艱困或個人身心限制,依然勇敢面對人生、積極奮鬥,我個人總結一句話是,「正面思考」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有點遺憾,教育部原本今天(週一6日)要公佈得獎名單,由於上週五總統夫人吳淑珍被起訴,勢必讓有意義的活動蒙上一層陰影。(ps至本文截稿時,教育部尚未公佈名單)

正面思考,讓我想到復興航空九月份一篇文章,所以本文標題「正面思考的威力」我特別借用,並節錄部分內容跟大家分享。

文中指出:21世紀新顯學,第一堂課就是「正面思考」,如今在國際知名學校如雨後春筍般被推動、討論跟開設。去年英國劍橋大學成立了「正面思考研究中心」,美國哈佛大學也開設「正向心理學」。課程一開設,立刻成為最受歡迎的課程。英國知名貴族學校--威靈頓公學更是全世界第一所教導學生「正面思考」的中學。他們請來劍橋大學教授親授「幸福課程」,學習如何利用正向思考,獲得幸福與快樂。全世界有關相關論文超過兩萬篇,被形容為心理學的「第4次改革運動」。

何謂正面思考?

文章中表示:是指在遇到挑戰或挫折時,人們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找出正面迎接挑戰。反之,負面思考就是一遇到挫折,人們就被負面情緒打敗,而責怪自己、環境,最終選擇退縮、放棄或報復。

相關研究報告指出,在一份對1100名人壽從業員進行5年觀察結論,正面思考的經紀人業績,比負面思考的人高出88%,負面思考的者的離職率是樂觀者的3倍。而從心理學實證,當人遇到挫折時,高達九成以上的人會選擇五種反應:攻擊、退化、壓抑、固執與退卻,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於10%。而文章中也提出,正面思考的能力是可以學習的。

文章中也引述《哈佛商業評論》在「如何激發復原力?」一文中點出,正面思考能力的人,有三種特質:一、能夠坦然面對現實;二、擁有深信「生命有其意義」價值觀;三、及時解決問題的驚人能力。

今年,我擔任總統教育獎國小組複審,本屆入圍學生有61位,只錄取25位。複審委員有13位,以2人為一組,我親訪個案9位,並閱讀完61份報告。最後,我圈出25位學生,有21位當選,比例算高。

根據辦法,當選者要只要符合三個條件就可參加:一、學業優異;二、犧牲奉獻服務;三、特殊才藝。我跟另一位複審員,親訪學生就讀學校、家裡,並跟學生交談。我們評鑑當選原則,最重要就是學生不管在任何環境都能正面思考,而家人、學校之間互動也需良好、正面。最後,我們發現當選者,小小年紀不管是單親、身軀萎縮、雙盲、家暴、家貧等,在面對艱困環境,身心需要承擔苦難,都能樂觀進取、積極勇敢面對人生,真是讓人感動。

面對他們的處境,我開玩笑跟大家說,我們自己命實在太好,更應該惜福。我也真心祝福,這些入圍與獲獎者,能夠勇敢堅持下去,美好人生一定會來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銅豌豆 的頭像
    銅豌豆

    何宗勳の日誌

    銅豌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