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掃墓




家裡選在年初一的時候掃墓,何時開始的日子已經不可考,但我記得好像很久。

會這樣的多少也跟父親個性使然有關,他年輕時跟其他兄弟姊妹不和,就率性提議年初一去掃墓。可是,這下可苦了我們家裡三兄弟。因為只有我們提前掃墓,不但拿不到紅包,而且一掃要掃四個墓(爺爺、奶奶、大伯、四伯)。父親又採傳統用鐮刀掃法,每次到年初一前夕,心情就很不好。好幾次,掃到快累垮,還放火燒山,有一次還差點釀成火災。聽說有一次,回家時,父親點一把火,結果引起火燒山,把整座山燒光光。但是,那都是很久以前的記憶。

隨著年歲增長、社會型態轉變,傳統清明掃墓往往很難聚集家人在一起,反而農曆年家人比較容易有機會團聚。這幾年,父字輩年歲增長,尚健在二伯都高達八十多歲,其他一一凋零,年輕時的隔閡都沒了,大家也開始利用農曆年一起來掃墓。這幾年,掃墓時開始熱鬧,回復我兒時的記憶。

由於家族人丁旺盛,我記得小時後最喜歡掃墓,因為有好多紅包可以拿。現在重新恢復掃墓,自己變大人,還好紅包習俗取消,不然發下去,數量可真嚇人。

我的爺爺何添壽生有六子、五女,我父親排行第十,是最小兒子,在家族最受寵愛。根據父親告之,奶奶晚年得癌症,堅持到父親結婚、生下我才過世。我也略依稀記得,小時奶奶岀殯影子。

我從二○○二開始用數位像機紀錄掃墓,也試著整理家族通訊錄,但執行時才發現有點難。因為家族繁延達六代,人數眾多、分散各地,資料彙整不易。而家族間少有互動,每次聚會,年輕一代彼此生疏,少有互動。這也讓我想到,爺爺何添壽在時,是台南望族,也是當時台南市第一、三、五任市長葉丁溪市長輔選第一功臣,當時還組何氏宗親會,何應欽將軍還被聘為名譽理事長。而家族現在少擬聚力,彼此關係疏離,我想幾年後父字輩陸續凋零後,家族有可能瓦解。

由於我的工作跟社群有關,發現到在社會變遷快速下、人際網路更加疏離。而政府提倡『社區總體營造』促進社區關係親密,我覺得,宗親力量更應被積極提倡。有時想想,爺爺的兒孫如果有機會齊聚一堂、陣容是何等壯觀。

今年,家族來得沒有去年多,但青年一輩比往常多。但我覺得鋤草沒有以往辛苦。我們還是用傳統鐮刀鋤草,雖然辛苦。但我突然有些體會,現在年輕一輩日子都過得不錯,我感覺能夠在大年初一,回到祖先墓前,流汗、整理墓地別有一番傳承珍貴傳統的幸福感。(2004/1/23/03:00)


2002掃墓


2002掃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銅豌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