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最近推出民眾提供節能減碳「日常生活小撇步」,可參加百萬大抽獎活動,首獎送汽車,被環保團體批評「角色錯亂、頭殼換掉」。(記者劉力仁翻攝)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為推廣節能減碳,環保署最近推出民眾提供節能減碳「日常生活小撇步」,可參加百萬大抽獎活動,但首獎送汽車,還一口氣要抽出四部,環保團體批評環保署「角色錯亂、頭殼壞掉」,竟然在節能減碳活動中送汽車,準備串聯施壓,取消第一名資格。

環團:應改成協建綠色住宅

環保聯盟前秘書長何宗勳表示,可以推廣節能減碳的方式相當多,譬如很多民眾想要改建自家為綠色住宅,但改裝太陽能板、環保燈具、植栽等各種設備,至少要六位數費用,讓許多有心環保的民眾卻步,建議仿照日本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獲得頭獎者,由環保署花錢協助改建為綠色住宅,更有示範作用。

環保署文宣上面印製首獎是TOYOTA的油電混合車PRIUS,但環保署溫室減量室執秘呂鴻光表示,車款還要經過採購程序,尚未定案,但送出去的轎車一定是節能轎車,其他獎項則以腳踏車及禮券為主。

環保團體則批評,節能轎車也會排放二氧化碳,經濟部辦活動送轎車沒問題,但環保署送轎車就大有問題。環保署網站上還鼓勵民眾減少開車,改騎腳踏車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辦活動送汽車對民眾是錯誤示範。

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召集人顏美娟表示,環保署就是從經濟角度想環保,才會想出送汽車的怪點子。真的要推廣節能減碳,可以鼓勵民眾設計節能屋,推廣環保燈管、房間貼隔熱設備等等,還有要求大企業善盡節能減碳企業責任,都是推廣角度,再怎麼都不應該送汽車,鼓勵民眾開車上路。

環署:送車有誘因 尊重異見

呂鴻光表示,這是一個公開評選案,提出此案的公關公司認為送車子有震撼效果,對民眾有吸引力,評審委員也認為送車子沒有問題,公關公司才會得標。對環保團體批評,呂鴻光表示,不管如何推動節能減碳,還是有人需要開車,不能視而不見,環保團體建議改建環保節能屋,有些人可能沒有這個需要,環保署還要考慮執行起來難度是否可以克服,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環保署都給予尊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銅豌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