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鼎盛的寺廟永遠是熱鬧的,這也彰顯出人的需求。寺廟的神明提供人寄託、敬畏、信服。因此,當需要或慕名前來時,總會有所期待。

週日下午,天氣悶熱,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我為明天626活動去龍山寺參拜,並尋求靈感。

這天,龍山寺人潮鼎沸,加上悶熱的天氣,我身上馬上濕透。照慣例,參拜一輪,每拜一處要插一炷香,我發現很多都「發爐」,只見信眾虔誠膜拜之後,在插香那一刻失去虔誠,就很隨興亂插一通。心想,我如果是菩薩,看信眾很有誠意祈求膜拜,但發現在插香那剎那態度,正彰顯那「私」,就算要應許也會打折吧!

我帶相機來補抓一些鏡頭,因為「心」無法專,卻也靜不下來,看到整個廟宇鬧烘烘,突然覺得無法得到寧靜。精緻的寺廟,到處是人,我突然也不知如何補抓畫面,感覺好大、好空、好雜。

慢慢,我透過長鏡頭拍到一些人,開始體驗到「聚焦」的清晰,透過「聚焦」,讓「寧靜」、「虔誠」慢慢開始放大、被看見。於是,那熱鬧、喧嘩的場景像無聲的默劇慢慢退場。人自然進入那「寧靜空間」,終於找尋他的歸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銅豌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