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際地球憲章總部教育推廣主任葉艾莉
今年六月四日世界環境日前夕,台灣來的一位國際重量級環保人士—國際地球憲章總部(Earth Charter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主席孟柏蘭教授,這天也是台灣地球憲章聯盟成立的日子,當天下午台灣國會有也五位跨黨派議員簽署支持「地球憲章」。
▓台灣是她造訪亞洲的第三個國家
陪同孟柏蘭主席來台灣是總部教育推廣主任葉艾莉(Alicia Jimenez Elizondo),她是「永續發展教育中心」(Center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之企劃主持人(Project Coordinator),負責與全球伙伴團體聯繫及協助推廣教育業務。這位氣質高雅女士來自遙遠的哥斯大黎加,台灣是她造訪亞洲的第三個國家,之前她也有訪問過印尼與菲律賓。她來時,從收集資料知道台灣人口非常多,以為非常擁擠,結果發現比她去過亞洲國家還好。她在離開前短暫時刻,特別接受我們專訪分享她的工作心得。
▓家庭教育讓她喜愛大自然
現年三十四歲的葉艾莉在地球憲章聯盟已經四年多,父親服務於農業部門負責區域與國際合作,葉艾莉從小就跟父母親到處旅行,在父母親的薰陶下熱愛大自然。她大學畢業後就在哥斯大黎加大學研究中心當研究員,主要是負責區域跨國的永續發展、資源分享與政策管理。因為中美洲很多生態區域與生態走廊都跨越國界,需要跨國溝通與協調,來創造合作與對話機制,解決區域問題,生態才能保護與永續成長。
▓地球憲章總部對她而言很俱挑戰性
離開中心後她又到「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服務約三年之後,她跟一群好朋友成立一個環保組織,協助哥斯大黎加所屬一個保護區的小島,由於屬於保護區有諸多限制,她幫助他們發展當地產業持續至今。這段時間,她為了充實自我又到美國攻讀資源管理碩士,而她的指導老師又長期在非洲做研究,對她視野又更開啟一扇窗。
葉艾莉從區域服務到「國際地球憲章總部」全球服務,對她而言最大的挑戰有四點:
一、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差異,學習跨國溝通與對話。
二、由於資源有限,對於一些國家提出需要資源協助,她無法充分滿足總有很大遺憾。
三、有時後計畫預期與結果產生很大落差,更要學習細心、細膩計畫
四、人才培育非常困難,如何留住人才發揮所長非常重要。
▓台灣推動公民參與是正確方向
對於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希望以「公民參與」作為主要推動項目,她表示非常好,讓政策透明化是全球國家努力目標,她也提出墨西哥環境部就有一個機構負責推對公民參與,荷蘭也有相關機構。葉艾莉表示,台灣剛不久,是好的開始,不要急,慢慢來,穩紮穩打最重要。明年將是國際地球憲章10週年,各地都有慶祝活動,希望台灣團體有機會能共襄盛舉,為地球環境而努力。(專訪:何宗勳、翻譯:朱增宏)
【影音】葉艾莉接受專訪影音
【圖】據了解葉艾莉很喜歡書法,我特別在她離台前夕,贈送「地球憲章」毛筆字給她。
【附件】國際地憲章相關資料
葉艾莉女士簡介
葉艾莉( Alicia Jimenez Elizondo)女士為國際地球憲章總部祕書處(Earth Charter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永續發展教育中心」(Center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之企劃主持人(Project Coordinator),負責與全球伙伴團體聯繫及協助推廣教育業務。
孟柏蘭 (Brendan Mackey)簡介
孟柏蘭博士(Brendan Mackey)學術專長為熱帶森林生態學(tropical forest ecology),任教於澳洲坎培拉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環境科學所,研究範圍包含環境生物地理、保育科學以及永續理念等跨學科領域。孟柏蘭博士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環境法規會議(Environmental Law)擔任倫理專團(Ethics Specialist Group)副主席,也在國際地球憲章總部(Earth Charter Initiative)擔任主席,亦擔任地球憲章國際教育諮詢委員會(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visory Committee)主席。孟柏蘭博士在澳洲致力於將地球憲章推廣至國際的層面,他更在全球諮商的過程中,擔任核心團隊的一員,協助地球憲章的起草。他最主要的論述涵蓋環境科學、自然保育、以及以地球憲章核心價值為主,有關生態完整性的全球倫理。
聯合國三次環境會議
一九七二年6月5-16日聯合國首次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並定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喚醒全球所有人共同關心環境衰變的問題。一九九二年6月3-14日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議」,二○○二年8月26日-9月4日,再次於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地球高峰會議」,環境問題儼然成為全球重要政治議題。
地球憲章簡史
一九四五年聯合國成立,以促進世界安全為目標,強調和平、人權與平等的社會經濟發展。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人類環境會議」並發表「斯德哥爾摩宣言」後,「生態安全」開始成為聯合國第四項重要關懷目標。之後,世界各國開始接受許多宣言、憲章和條約,希望一起尋求建立能夠將「發展」和「保育」作出有效整合與平衡的全球性聯盟,反映出大家逐漸覺醒到:人類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及其目標,不但都是相互關聯,而且也須要整體的解決。「地球憲章提案」便是建立在上述的這些背景。
一九八七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書「我們共同的未來」,呼籲再定一個憲章。一九九二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所發表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可惜因沒有確認所有生命的內在價值或強調要尊重自然,無法帶出保護環境與永續文明所需要在行為上的基進改變。
一九九四年「地球議會」(Earth Council)成立,目的在推動Agenda 21(地球高峰會議行動方案)的具體落實。在地球高峰會議主席毛里斯.史東(Maurice Strong)及國際綠十字會主席哥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領導下,開始「地球憲章提案」。一九九五年「地球憲章總部」於海牙和平宮舉辦第一屆國際工作坊。
之後,「地球憲章計劃」祕書處在哥斯大黎加的聖荷西設立。「地球議會」也籌辦與宗教界對話的系列會議,並設立原住民的聯絡網路。一九九七年初,來自各地的代表組成「地球憲章委員會」以監視「地球憲章計劃」的推展,也經由組成地球憲章工作坊在各地引發討論,最後,終於在二○○○年定稿。
二○○五年聯合國正式推動「永續發展十年教育計劃」(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5-2014),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更正式通過以「地球憲章」所揭示的條文,作為從事「永續發展十年教育計劃」的基礎架構。
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的內容正是永續未來的價值觀與原則,最主要的精神在於強調「永續發展」不應該只是經濟策略,它必須同時也是涵蓋「代間倫理」的新道德理想。
「地球憲章」宣言
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面對全球環境嚴重的惡化,耗用殆盡的自然資源,考驗我們面對危機的智慧與抉擇。環境政策是推動環境保護極為關鍵的一環,唯有將永續發展的價值觀和倫理融入政策中,才能確實保護我們的地球不再受到破壞。
因此,我認同並支持地球憲章的理念,參與「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在台灣環境日前夕的連署活動,且保證盡地球憲章中所有責任。
地球憲章──永續未來所需之價值觀與原則
(一)尊重生命看顧大地
1)尊重地球和豐富多樣的所有生命。
2)以了解、憐憫和愛心來照顧生命共同體。
3)建立公義、分享、永續與和平的民主社會。
4)為當代和未來世代確保地球的豐富和美麗。
(二)維護生態完整性
5)保護並恢復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特別關注生物多樣性和維繫生命的自然過程。
6)以「預防破壞」作為環境保護的最好方法,當知識仍不足夠時,寧採取謹慎的預防性措施。
7)採用可保護地球的再生能力、人權和社群福祉的生產-消費-繁衍方式。
8)推展生態永續性的研究,並促進將現有的知識公開交流和廣泛應用。
(三)社會正義經濟公平
9)視消除貧窮為倫理、社會和環境的必要任務。
10)確保各層級的經濟活動和機構以平等和永續的方式來推動人類發展。
11)確認性別平等和公平,以此作為永續發展的先決條件,並確保所有人能擁有接受教育、醫療照顧及經濟機會等權利。
12)摒棄歧視,堅持所有人擁有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權利,應有利於人性尊嚴、身體健康、及靈性福祉,特別要照顧原住民和少數民族的權利。
(四)民主、非暴力、和平
13)加強各層級的民主機制,提供透明而可靠的管理,在決策中能夠廣納參與,並達到公義。
14)將達到永續性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識、價值和技巧,整合進入正規教育和終生學習的領域。
15)以尊重和關懷對待所有生命體。
16)促進容忍、非暴力與和平的文化。
地球憲章行動方針
陳慈美 摘譯自2008 ECI Handbook
1.以地球憲章為起點:在活動計劃和執行過程中,以地球憲章作為指導原則,讓願景成為事實。
2.成為典範: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家庭、工作、社區)領域中,活生生的流露出地球憲章的精神。
3.自我培力:勇敢地採取行動,相信你自己即使以個人力量帶出的活動,亦能夠讓別人的努力得到加持。
4.持續合作:透過建立伙伴與合作機制,創造出可以帶來變革的能量,尋求雙贏的解決途徑。
5.培力他人:以包容的態度分享能力,讓別人有機會發揮創意去學習解決問題、作出決策、以及負責領導。
6.推動彼此尊重和互相理解:在來自多元文化背景和不同社群的個人或團體中,致力於建立彼此尊重和互相理解的關係,並以能夠促進學習和成長的對話化解彼此間的差異所帶來的磨擦。
7.促成自我組織:促成自發性推動地球憲章的倡議,而不是去掌控,相信當團體擁有明確的倫理目標時,必定會自動形成適當的組織並達到目標。
8.聚焦於根源:面對人類所遭遇的問題與挑戰,要讓思想和行動聚焦於最根本的原因,不要被現存不永續的系統和習慣妨礙你應有的行動。
9.委身而具彈性:堅定下移地委身於基本原則,確保所有手段都符合地球憲章的價值,但是在環境改變時,必須以創意和彈性來選擇其他途徑。
10.善用各式資源:不要讓思想和行動只限於仰賴金錢,發揮想像力並善用各式資源,讓所要推動的事情可以實現。
11.使用科技要有智慧:必須留意許多人並無法接觸到高科技的事實,因此,以科技途徑解決問題時,要有適切性的考量。
12.維護憲章的完整性:在介紹、引用、或翻譯地球憲章時,必須忠於原文的字句和精神,並只與真正符合憲章精神的組織、產品、和事件聯結。
開放式培力
二○○七年「國際地球憲章總部」(Earth Charter International,簡稱ECI)第三次委員會中,決定以「開放培力倍數增長」(Decentralized Empowerment for Scaling Up)作為重要指導原則。這個策略以行政編制不增加為前題,不但能夠使「地球憲章倡議」(Earth Charter Initiative)得以拓展推廣,同時也能夠讓各類自主性投入的各樣努力成長壯大。
儘管地球憲章的全面落實須要有來自政府、企業和各類型組織的投入,但是,個人的委身是一切動力的源頭,全民的參與則是最終要達到的目標。
- Jun 15 Mon 2009 01:10
.【獨家】專訪葉艾莉:國際NGO運作挑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