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我與大會志願者合影
今年七月,《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將舉辦第十屆的比賽了。日前,主辦單位之一《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副秘書長鄭婷文來電要我撰文分享參與評審心得,我當下一口氣就答應。原因有三:第一、舉辦一個活動,能夠持續十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兩岸政治變化萬千,一不小心就壞了美意,雙方步步為營,創造出兩岸辯論美談,就可寫入歷史。
第二、我參與第八屆在台灣「預賽」評審,第九屆在福州擔任「預賽」、「複賽」到「決賽」評審,感受到兩岸青年的熱情、積極與上進,尤其結交到不少好友,這股暖流至今回憶還很讓人感動。第三、我自一九九○年初期因商務來大陸之後,快二十多年實質接觸。近二十年變化,所聽所讀,絕對比不上親眼目睹與接觸,尤其自己身為NGO工作者,兩次參與讓我對未來交流多了更多想像與期待。
參與2009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之「預賽」評審,是我近年來第一次有機會目睹兩岸青年在辯論上的唇槍舌戰。那一次我就對大陸選手刮目相看,各省選出之菁英素質非常整齊,每隊都抱著非奪冠氣勢,兩岸最後入圍前三強,勢均力敵,可讓決賽空前緊張。那一年,我對河南鄭州大學表現印象深刻,最後奪冠。而隔年2010於福州第九屆又相逢,真倍感親切,這年鄭州大學又奪冠,真讓人高興。
■志願者表現一級棒
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我擔任評審委員,這趟福州之旅真是讓人印象深刻。從接機那一剎那,我就感受到《福州大學》志願者的溫馨與熱情。對我這種參與二十多年NGO工作者而言,活動成敗與否,工作人員與志工第一時間表現就可以看出來專業與否。經過我後來求證,主辦單位《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與《福州大學》等籌劃團體,在前置作業要求非常嚴謹,展現專業一面。每個志願者都是經過嚴格徵選與訓練,加上不斷模擬演練,從接機、引導住宿、餐點服務、辯論節目場控與進行、時間提醒、茶水點心、記分、聯誼到陪同,我看到他(她)們在服務期間認真盡責,好像超人般都不喊累,真讓人印象深刻。從言談中,他(她)們對台灣有點熟悉又很陌生,跟我對他們情況也一樣,總覺時間不夠用,無法深入了解。相處短、時間不夠,成為每次接觸小小遺憾。
■選手優秀 辯論無冷場
在福州進行的比賽,主辦單位是非常用心,進行方式採取節目直播規格,有專業主持人進行,有網路事前人氣票選,辯論時直播,分秒掌握非常好。我們第一天要評八場16隊預賽,第二天評四場8隊複賽,到第三天兩場4隊冠亞軍賽。時間非常緊湊,對主辦單位、選手與評審都是一大挑戰。正反方辯論題目分別是:「愛情是理想的還是現實」、「網絡的發展對文學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於弊」、「一流大學教師質量重于生源質量還是生源質量重于教師質量」。
兩岸辯手在表現上也各有特色,在「儀態」上台灣嚴肅、大陸輕鬆,在「表演」上台灣活潑、大陸平順,「視覺」上台灣多元、大陸整齊,共同點都是認真、謙虛禮貌。雙方水準旗鼓相當,讓評審非常苦惱。
除了認識志願者,很重要一部份,我也有機會認識大陸一些機構,尤其跟《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柯少愚第二次見面,更熟悉也更有話題。他很年輕,領導的《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是一個很大的組織,但他跟我印象中的官員不太一樣,想法很進步積極,是一個做事的人。他跟我介紹大陸一些民間團體類型與發展,讓我了解兩岸在NGO發展一些差異與同質。
■結交良師益友
在福州的評審會議,我有機會認識兩岸不同領域專家學者,也結交一些好朋友。如;李楯(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教授)、何錫章(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蔡順華(中國演講與口才協會副會長)、黃怡騰(財團法人消費者文教金會董事)、陳於志(中華知識生產力協會榮譽理事長)、蕭宏金(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孫敏捷(福建教育電視台台長)。
其中最讓我敬佩,我認識了《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教授,法學家、社會學家李楯教授。由於評審時我坐他旁邊,閒聊當中了解他的學經歷,不但讓人很佩服,也是大陸少見賢士,是一個很值得學習請益的老師。於是我把握機會,經由他同意,我們每天早上七點用餐,請他分享一生學習的菁華,到八點半評審前都欲罷不能。除了早上,我也把握閒暇之餘再請益,認識李楯教授,如同獲得一位良師益友。今年初,他有機會來台灣考察,我也有空盡量陪同,善盡地主之誼。
■10年再攀高峰
這幾年兩岸在政治上有突破發展,民間交流更是不斷的攀向高峰,從早期有限窗口到目前多元與豐富。其實從對話、了解、熟悉到合作都是需要時間、耐心、毅力的累積,有時候因為政治因素可能就會中止或倒退。《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能夠在風雨中挺進邁入十個年頭,實在非常不容易。十年也象徵一個新的開始、新的里程碑。期待《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能再造兩岸辯論新氣象,一年一年永續下去、生生不息、造福青年學子。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 十週年紀念文】文:何宗勳(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初賽評審委員、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評審委員)
【圖】台灣代表團一下飛機,就感受手到《福州大學》志願者熱情接待。
【圖】兩岸部分評審合影,左起:我、李楯(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教授)、、陳於志(中華知識生產力協會榮譽理事長)、蔡順華(中國演講與口才協會副會長)、孫敏捷(福建教育電視台台長)。
- Aug 16 Tue 2011 19:23
.一段難忘的兩岸辯論交流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